三十六字官箴感悟
杨慧明
今年到连平县博物馆参观学习,在“三十六字官箴”前,我久久不愿离开,反复阅读这篇只有三十六个字的箴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段精悍的文字,以其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哲理和振聋发聩的警示,成为历史上许多“清官”的座右铭。
“三十六字《官箴》”是何人所作已不重要,但传承者中,功劳最大的当推我们河源连平人颜氏三代也。连平人颜希深任泰安知府时在残壁中发现《官箴》碑文后,反复阅读,遂将此碑重刻,并附以跋文告诫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子颜检、其孙颜伯焘均以“三十六字官箴”当作座右铭,处处严于律己、严于律下、严于律亲。颜氏三代廉洁从政,成为清正廉洁为官的楷模。
人民法官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是公平正义促进者,坚守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应该深入领会“三十六字官箴”的内涵,坚持清正廉洁,方能给社会带来公正公平以及和谐与希望。
因为只有清廉才有公平。清廉是法官的天职——清廉是司法的本质,清廉是司法的生命,清廉是司法的情怀,清廉是司法的灵魂。金钱成为当代中国人的语法,更要注重清廉,传递正能量。假如法官都没有自甘清贫的情怀,何来超凡脱俗的理性?
因为只有清廉才有公正。清廉是法官的使命——清廉是司法权威的基石,清廉是司法公信的源泉,廉洁能树立对司法信仰,廉洁能树立对司法的敬畏。两袖清风,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本着良心适用法律,从而使民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给穷苦大众带来和谐与希望。
我把“三十六字官箴”打印后放在台面当作励志。如果要给这珍贵的官箴写跋文,我写的会是——右手拿着法槌,左手摁着良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