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改革办、市中院等部门支持下,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创新机制改革,扎实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工作,着力打造金融纠纷调解“金”字招牌。
【线下智囊团】专业团队
开启纠纷调解“加速器”
为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经市司法局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指导,河源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组建的河源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河源金调委)进行金融纠纷调解,并与本地法院实现联动合作。
“这是我第一次进行金融纠纷调解,没想到体验感这么好。”调解现场,手里拿着司法确认书的陈女士颇有感触。陈女士原向某银行贷款12万余元,但该笔贷款到期后未能如期还款。确认事件真实性后,河源金调委派出专业团队前往调解。不到30分钟,当事双方就在现场解决了金融纠纷。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调解效率,河源金调委联合市、县(区)法院和金融机构共同打造纠纷化解智囊团,组建了一支由37名既掌握金融法律业务知识,又具备较高的品德操守、调解技巧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组成的调解员队伍,为金融纠纷非诉调解的专业性提供保障,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卸下纠纷“包袱”。
今年以来,河源金调委已成功化解金融纠纷28件,涉及金额547.53万元,涉及案件包括房贷纠纷、小额快贷业务纠纷、个人消费贷款纠纷等,推动实现金融纠纷诉前调解零的突破。河源金调委还组织专人不定期对调解情况进行回访,目前回访满意度为100%。
【线上贴心人】运用技术
搭建纠纷调解“同心桥”
为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还指导河源金调委积极联络人民法院畅通网上纠纷解决通道,积极运用线上调解平台。通过该线上平台,法院可直接向河源金调委移交案件材料。河源金调委随即通过平台在线受理、查看案件材料,并针对性地安排调解员为案件双方提供金融纠纷调解服务。
据介绍,调解过程中,相较于以前往返各部门签字盖章的繁琐,河源金调委优先采用电话、邮件等线上沟通方式,加快双方意见交换进程,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实现了“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落实落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继续深化机制改革创新,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创新调解模式,持续探索构建高效便民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格局。
(本报记者 雷宇烁 通讯员 朱风霖 张蓉蓉)